湖北民族大学2025年部门预算公开
目 录
一、部门(单位)主要职责
二、机构设置情况
三、预算收支及增减变化情况
四、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五、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及增减变化情况
六、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情况
七、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情况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十、专业名词解释
一、部门(单位)主要职责
湖北民族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湖北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学校。其主要职责:
1. 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法自主办学,创新教育思想,实现科学发展。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和机制,对办学行为实施监督。
2. 设置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需要,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置、调整学科专业,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积极发展交叉学科专业。
3. 遵循聚焦主业、严控规模、保证质量的原则,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国际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办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4. 遵循国家招生政策,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条件和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调整专业招生计划。
5. 组织和实施教学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推行学分制。支持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社会评价机制,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6. 依法依规颁发学历证书和其他学业证书(或证明书)。制定学位授予标准和实施细则,依法依规授予学位,并按规定颁发学位证书。
7. 依法开展同国外、境外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动办学国际化进程。
8. 根据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确定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校内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和体系。依法依规选聘和管理教职工、评聘职务职级、制定薪酬分配体系。
二、机构设置情况
学校内设机构共有50个,其中教学院部19个、党政部门及群团组织23个、直属及附属单位8个,具体如下:
1. 教学院部19个
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医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林学园艺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临床医学院。
2. 党政部门及群团组织23个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巡察办,党委组织部、党校、机关党委,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教师工作部、党委人才办公室、人事处,研究生部(处)、学科建设与学位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处),保卫工作部(处)(武装部),发展规划处、政策研究室,教务处,科学发展研究院,招生就业与校友联络处,财务处,审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基建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工会,校团委,国际交流合作处,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后勤保障部。
3. 直属及附属单位8个
图书馆,学报编辑部,教学质量评价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档案馆,武陵山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附属民大医院。
其中,附属民大医院为独立的预算编制单位。
三、预算收支及增减变化情况
1.预算收入情况:2025年预算收入72,500万元,比上年增加3,500万元,增加5.07%,主要原因是省财政厅对省属高校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增加。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44,472.06万元,比上年增加4,030万元,增加9.96%;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687万元,比上年增加0万元,增加0%;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17,600万元,比上年增加1,600万元,增加10%;事业收入1,800万元,比上年减少700万元,减少28%;其他收入2,005万元,比上年减少4,365.94万元,减少68.53%;上年结转结余5,935.94万元,比上年增加2,935.94万元,增加97.86%。
2.预算支出情况:2025年预算支出72,500万元,比上年增加3,500万元,增加5.07%。其中:教育支出60,725万元,比上年增加2,737万元,增加4.7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610万元,比上年增加419万元,增加5.83%;住房保障支出3,328万元,比上年增加344万元,增加11.53%;债务付息支出837万元,比上年增加0万元,增加0%。
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
(1)2025年基本支出51,113.8万元,比上年增加4,000.1万元,增加8.49%,主要原因是人员增加以及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标准提高导致基本支出的人员经费支出增加。
(2)2025年项目支出21,386.2万元,比上年减少500.1万元,减少2.28%,主要原因是教学科研专用设备购置支出减少。
四、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2025年机关运行经费1,110万元,较上年相比增加1,110万元,增加主要原因是以前年度学校未安排一般公共预算基本公用经费支出,2025年学校统筹各类资金来源后动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了基本支出中的部分公用经费支出。其中:专用材料费1,000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10万元。
五、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及增减变化情况
2025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0万元,与上年预算情况一致,无增加或减少情况。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与上年预算情况一致,无增加或减少情况。
2.公务接待费0万元,与上年预算情况一致,无增加或减少情况。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0万元,与上年预算情况一致,无增加或减少情况。其中:公务用车购置0万元,与上年预算情况一致,无增加或减少情况。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万元,与上年预算情况一致,无增加或减少情况。
六、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情况
2025年学校编制政府采购预算7,362.02万元,比上年度增加200.18万元,增加2.8%,主要原因是学校严格落实政府采购相关规定,适宜项目应编尽编,全部纳入政府采购预算。其中:货物类政府采购预算1,231.2万元,主要用于教学、科研等专用仪器设备购置;工程类政府采购预算4,210万元,主要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服务类政府采购预算1,920.82万元,主要用于学生宿舍空调租赁及物业服务支出。
2025年,面向中小企业采购预算3,280.82万元,其中面向小微企业采购预算2,216.82万元。
七、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4年,学校占有房屋面积633,383.17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建筑面积16,227.74平方米,其他617,155.43平方米。公务用车9辆,其中:副省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用车0辆、主要领导干部用车1辆、机要通信用车1辆、应急保障用车1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其他用车6辆,其他用车主要是业务用车2辆、消防用车1辆、水电抢修用车1辆、后勤物资保供用车2辆。单价5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的专用设备数量为14台(套)。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情况
“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项目主要内容是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基础、特色和发展潜力以及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考核任务,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核心,围绕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平台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建设,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025年预算安排8,915.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6,050.76万元。
项目绩效年度目标:强化学科特区建设,精准培育民族学等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学科,不断提升博士学位培育学科竞争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注重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培力度,提升学校师资队伍水平;加强国际教育及交流合作,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
数量指标:新增省级人才及创新团队(全职)≥10个;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6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30项;新增省级科研平台≥1个;获部级科研成果奖≥1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2项;举办国际学术交流≥1场;获批教学改革建设项目≥10项;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数≥5个;校企合作办学≥2项;新增省级教学平台≥4个;获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学生国际学习人数≥300人;招收国际学生在校生≥40人;一流课程建设(含国家级、省级)≥15门;四新建设(含现代产业学院、专业)≥4个。
质量指标:毕业生就业率≥83%;毕业生留鄂就业率≥57%;博士学位教师占学校专任教师总数比例≥43%;生师比≤17.15生/师;聚焦优势学科群、学科(专业)建设资金占比≥40%;师均科研到账经费≥10万元/人。
时效指标:预算支出进度≥90%。
经济效益指标:技术成果转让数≥15项;技术成果在鄂转让数≥10项;科学技术横向科研经费到账额≥3500万元;省内科学技术横向科研经费到账额≥2800万元;人文社科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到账额≥1500万元;省内人文社科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到账额≥1300万元。
社会效益指标:科技人员提供服务≥350人次;决策咨询服务采纳数≥8份。
服务对象满意度:研究生毕业生满意度≥95%;本科生毕业生满意度≥96%。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一)空表说明
学校2025年无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故该表为空表。
(二)其他情况说明
无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十、专业名词解释
1.机关运行经费:指为保障单位运行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2.“三公”经费:指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 费用。
3.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
4.财政拨款(补助)收入:指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5.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以外任务相应安排的资金。
6.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7.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8.教育支出(205类):反映政府教育事务支出。
9.普通教育(20502款):反映各类普通教育支出。
10.高等教育(2050205项):反映经国家批准设立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部门所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包括研究生)的支出。政府各部门对社会中介组织等举办的各类高等院校的资助,如捐赠、补贴等,也在本科目中反映。
1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8类):反映政府在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的支出。
12.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20805款):反映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方面的支出。
13.事业单位离退休(2080502项):反映事业单位开支的离退休经费。
14.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080505项):反映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
15.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2080506项):反映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实际缴纳的职业年金支出。
16.住房保障支出(221类):集中反映政府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
17.住房改革支出(22102款):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用财政拨款资金和其他资金等安排的住房改革支出。
18.住房公积金(2210201项):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规定的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以及规定比例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19.债务付息支出(232类):反映用于归还债务利息所发生的支出。
20.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付息支出(23203款):反映地方政府用于归还一般债券利息所发生的支出。
21.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付息支出(2320301项):反映地方政府用于归还一般债券利息所发生的支出。
22.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付息支出(23204款):反映地方政府用于归还专项债务利息所发生的支出。
23.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付息支出(2320498项):反映地方政府以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项目对应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安排的专项债券付息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