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追忆民大

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校史风物

>

| 追忆民大

>

| 正文

>

唐波:立足恩施 走向全国

唐波2006年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媒体人,先后供职于《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


这是他时隔多年后再次回到母校。

走在这片曾经放飞青春与梦想的土地上,大学四年的记忆如电影镜头般一幕幕回放,文传院大楼、大学生广场、学生宿舍、新建食堂……熟悉又陌生,清晰又深刻。

“是我魂牵梦萦的民院,也是我不曾想象的民院。”现就职于《羊城晚报》的2002级文传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唐波无限感慨。

大学四年 受益匪浅

作为优秀校友代表被邀返校参加80周年校庆,唐波坦言“既高兴又自豪”;作为母校曾经的一员,眼中所见今日之民院,让他感叹“改变巨大”。在他看来,母校如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尤其是在专业设备和实践平台建设方面改变很大,使得学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二是软件条件得到极大提升,各种新建教学机制以及近年来不断引进的强大师资,助推母校教学水平更进一步、实现 “民院”向“民大”的华丽蜕变。

“这些变化对学校发展影响深远,也是众多校友希望看到的。”唐波说。

跟着唐波的脚步,记者和他一步一步迈上文传大楼的台阶。行至台阶中央,他站定,驻足,思绪飘回当年的大学时光……

在这栋大楼学习4年,唐波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结识了一群良师益友,遇见了生命中令他受益终生的人。不仅在大学四年给予他很多帮助,更成为他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教诲如春风,师恩深似海。这份师生情谊也是我在民院收获的最珍贵的东西。”唐波动情道。

时至今日,唐波称得上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事业上也取得了一番不小的成绩。唐波认为,今日他在事业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他在大学期间的努力。

实践积累 创新未来


当年在校时,唐波抱着对新闻的激情,加入了大学生通讯社。当时,外出采访没有高端便捷的设备,他每次出门都得背上巨大的录音机;由于电脑有限,采访回来后他还要先把新闻手写在纸上,再等着有空闲电脑了将文字转化成电子版。尽管如此,他对新闻的热情丝毫不减,不仅在学校认真采写各类校园新闻,寒暑假期还奔波于各个实习单位,让自己得到更多实践、积累更多经验。

在唐波看来,新闻与传播专业是一个重实践的专业,实践出真知,他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学好书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利用寒暑假多参加新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同时,他认为学院在新闻人才培养方面,应采取“走出去”战略。“传媒行业引领社会发展。文传学院新闻人才的培养,应该立足恩施,走向全国,放眼全球。学界也要与加强与业界的关联,在新闻人才培养方面做到与时俱进。”唐波说。


走出文传学院大楼,唐波再次回首,驻足,凝望。作为母校走出去的众多孩子中的一员,他跟所有人一样对学校充满了深厚的眷念和深切的期许。“希望母校发展更上一层楼,希望母校能为新闻界输送更多接地气的新闻人才,成就一批真正扛起引领社会发展旗帜的标杆。”唐波轻轻的、坚定的声音响起。


研究生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网

湖北民族大学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