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北民族大学官网!今天是:

掌上民大 民大校友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English

湖北民族大学章程

作者: 2023年12月13日 编辑:廖希为 来源: 点击量:
【字体:
打印

湖北民族大学章程

2023年修订核准稿)


湖北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后历经湖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恩施师范学校、恩施师范专科学校、鄂西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等阶段。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定名为湖北民族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8年。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北民族学院。2008年确定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2018年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

学校坚持“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秉承“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校训,弘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致力于建设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保障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中文全称为湖北民族大学,简称湖北民大。英文名称为Hubei Minzu University,缩写为HBMZU

学校门户网站地址为http://xxgkw.hbmzu.edu.cn:443

第三条 学校法定注册地址为: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现设有桂花园、舞阳坝、土桥坝、黄家峁4个校区,分别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恩施市舞阳大道四巷61号、恩施市土桥大道五峰山路2号和恩施市学院路23号。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并经举办者批准,学校可以设立和调整校区及校址。

第四条 学校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业务主管部门为湖北省教育厅。

第五条 学校为非营利法人,依法享有教育、科研、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行政及财务自主权,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第六条 学校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七条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使命。

第八条 学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第九条 学校坚持面向国家发展的新机遇、新任务、新阶段、新要求、新环境,立足区域特色优势,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和创新团队建设,注重科研人才的培养,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水平。

第十条 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和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传承和创新优秀民族文化,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方特色与民族基因的校园卓越文化。

第十一条 学校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建设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第十二条 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湖北民族大学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推行教授治学,实行民主管理。构建校院(部)两级管理体制。

第十三条 学校实行信息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监督。

第二章

第十四条 学校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法自主办学,创新教育思想,实现科学发展。

学校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和机制,对办学行为实施监督。

第十五条 学校现设置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需要,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置、调整学科专业,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积极发展交叉学科专业。

第十六条 学校遵循聚焦主业、严控规模、保证质量的原则,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国际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办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第十七条 学校遵循国家招生政策,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条件和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调整专业招生计划。

第十八条 学校组织和实施教学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推行学分制。支持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社会评价机制,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第十九条 学校依法依规颁发学历证书和其他学业证书(或证明书)。制定学位授予标准和实施细则,依法依规授予学位,并按规定颁发学位证书。

第二十条 学校依法开展同国外、境外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动办学国际化进程。

第二十一条 学校根据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确定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校内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和体系。依法依规选聘和管理教职工、评聘职务职级、制定薪酬分配体系。

第三章 管理体制

第二十二条 中国共产党湖北民族大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党委)全面领导学校工作,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履行党章等规定的各项职责,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主要职责是:

(一)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政治建设,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业务知识和科学、历史、文化、法律等各方面知识。

(三)审议确定学校基本管理制度,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四)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的人选,依照有关程序推荐校级领导干部和人选。

(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讨论决定学校人才工作规划和重大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统筹推进学校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政治把关,统筹协调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六)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师生员工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七)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培育良好校风教风学风。

(八)按照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指导院(部)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九)履行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领导、支持内设纪检组织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接受同级纪检组织和上级纪委监委及其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

(十)领导学校群团组织、学术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做好离退休教职工工作。

(十一)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学校内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其依照各自章程开展活动。支持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成员参加统一战线相关活动,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加强民族和宗教工作,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类非法传教、渗透活动。

(十二)讨论决定其他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

第二十三条 学校党委由全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中国共产党湖北民族大学委员会全体会议(以下简称“全委会”)在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履行职责,听取和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纪委工作报告,对事关学校全局性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学校党委设党委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委会)。常委会由全委会选举产生。常委会主持党委经常工作,领导学校工作。

学校党委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履行职责。

党委书记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对学校工作负总责,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负责组织党委重要活动,协调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工作,督促检查党委决议贯彻落实,主动协调党委与校长之间的工作关系,支持校长开展工作。

领导班子成员要在党委集体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书记和校长经常性沟通制度,书记和校长要带头增进班子团结,带头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维护者和实践者。

全委会会议和常委会会议由党委书记召集并主持,实际到会人数达到应到会人数的2/3以上方可召开。全委会会议和常委会会议采取表决制作出决定,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1/2方为通过;重大议题或干部人事任免事项的表决采取票决制,赞成票超过应到会人数的2/3方为通过。

第二十四条 中国共产党湖北民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纪委)是学校的党内监督专责机构,由学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学校纪委在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下开展工作,承担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协助学校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等。

学校监察部门是上级监委向学校派驻并设立的监察机构,是根据上级监委授权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构,依照党章党规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行使职权。

第二十五条 校长作为学校法定代表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校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基本管理制度、重要行政规章制度、重大教学科研改革措施、重要办学资源配置方案。组织制定和实施具体规章制度、年度工作计划。

(二)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

(三)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人才发展规划、重要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计划。负责教师队伍建设,依据有关规定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

(四)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重大基本建设、年度经费预算等方案。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管理和保护学校资产。

(五)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健全校内教材管理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六)组织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负责学生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处分,开展招生和就业工作。

(七)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和后勤保障工作。

(八)组织开展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依法代表学校与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境外机构等签署合作协议,接受社会捐赠。

(九)向学校党委报告重大决议执行情况,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组织处理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有关行政工作的提案。支持学校各级党组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群众组织和学术组织开展工作。

(十)履行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副校长、总会计师协助校长行使职权。

第二十六条 校长办公会议是学校行政议事决策机构,主要研究提出拟由学校党委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方案,具体部署落实学校党委决议的有关措施,研究处理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校长办公会议由校长召集并主持。会议成员一般为学校行政领导班子成员。校长可以根据需要指定相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会议议题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提出,校长确定。会议必须有应到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出席方能召开。校长应在广泛听取与会人员意见基础上,对讨论研究的事项作出决定。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等可视议题情况参加会议。

第二十七条 学校根据工作需要可设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或专门委员会等议事机构,统筹协调相关工作事务。

第二十八条 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学校的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校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

学校学术委员会按其章程开展工作,年度报告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根据实际需要,在学院(部)设置或者按照学科领域设置学术分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审议学科、专业及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以及科学研究、对外学术交流合作等重大学术规划;学科专业设置;学术机构设置方案,学科资源的配置方案;教学科研成果、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及考核办法;学位授予标准及细则,学历教育的培养标准、教学计划方案、招生的标准与办法;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的学术标准与办法等。

(二)评定学校教学、科学研究成果和奖励,对外推荐教学、科学研究成果奖;高层次人才引进岗位人选、名誉(客座)教授聘任人选;自主设立的各类学术、科研基金、科研项目以及教学、科研奖项等。

(三)对学校预算决算中教学、科研经费的安排和分配及使用,教学、科研重大项目的申报及资金的分配使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讨论决定学术道德规范等学术管理制度。受理审查学术不端行为,裁决学术纠纷;对违反学术道德行为,可以依职权直接撤销或者建议相关部门撤销当事人相应的学术称号、学术待遇。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权。

学术委员会由学校不同学科、专业的教授及其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组成,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4年。委员由各学院(部)民主推荐产生。委员人数应为不低于15人的单数。其中,担任学校及职能部门党政领导职务的委员,不超过委员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不担任职能部门党政领导职务及学院(部)主要负责人的专任教授,不少于委员总人数的二分之一;并应当有一定比例的青年教师。

学术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3名。由校长提名,全体委员投票选举产生。

第二十九条 学校设立教学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审议、评估等工作的常设专家组织。

教学委员会按其章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审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检查、指导教学管理和教学队伍建设,监控、评价教学质量,评估教学建设成效,评审推荐教学成果,对学校教学改革、专业设置及调整、人才培养等工作提出咨询和建议。

教学委员会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4年。委员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部)分管教学领导、专任教师代表组成,原则上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不低于委员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教学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正副主任委员由校长提名,全体委员投票选举产生。学校分管领导可担任主任委员,学校其他领导和学院(部)主要领导原则上不担任教学委员会委员。

第三十条 学校依法设立学位评定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其章程产生和行使职权,决定各级学位的授予及撤销,审定学位授权学科的申报、设置、调整和撤销事项,审议、处理学位授予中的有关问题。学位评定委员会可在学院(部)设置或者按照学科领域或跨学科设置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由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组成。

学位评定委员会设主席1人,副主席1-2人。主席由校长担任,副主席由分管研究生教育、本科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担任。

第三十一条 学校设立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是学校咨询机构,依据其章程对学校事业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措施、校园建设等重大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

校务委员会委员由学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党外人士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离退休教职工代表等组成。主任由校党委书记担任。

第三十二条 学校设立招生工作委员会。招生工作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学校招生工作;审议学校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和招生宣传总体方案;研究、处理招生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对各类招生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招生工作委员会由校长、分管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民主党派人士代表、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

第三十三条 学校设立学生事务委员会。学生事务委员会负责统筹学校学生事务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工作,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参与学生工作,构建学生发展与服务体系,形成统一领导、协调全校学生事务的工作机制,维护学生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事务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辅导员代表、班主任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

第三十四条 学校设立财经工作委员会。财经工作委员会负责对学校重大经济问题进行决策;审议学校财务规划和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审议研究由学校委托的其它财经事项。

财经工作委员会由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组成。

第三十五条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学校教代会)是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行使下列职权:

(一)听取学校章程草案的制定和修订情况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二)听取学校发展规划、教职工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校园建设以及其他重大问题解决方案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听取学校年度工作、财务工作、工会工作报告以及其他专项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审议通过学校提出的与教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福利、校内分配实施方案以及相应的教职工聘任、考核、奖惩办法。

(五)审议学校教代会提案办理情况报告。

(六)按照规定和安排评议学校领导干部。

(七)通过多种方式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学校章程、规章制度和决策的落实,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八)讨论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以及学校与学校工会商定的其他相关事项。

学校制定教职工代表大会章程。教职工代表大会按照其章程开展工作。

学校建立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十六条 党政职能机构、直属机构根据学校授权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责。

第三十七条 学校图书馆、档案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服务,保障教学、科学研究、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第三十八条 学校根据教学、科研和服务的保障及其他相关工作需要设置附属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校附属单位,依照法律和学校规定实行相对独立运行与管理模式。

第三十九条 学校共青团组织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委领导下,以引领、组织和服务青年,维护青年权益为基本职能,根据相关章程开展活动,指导学生会和研究生会,指导学生社团工作。

第四十条 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是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的重要制度,是同学在校园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是体现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础和保证。学生代表大会是广大同学依法依规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治理的机构,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或修订学生会组织章程,监督章程实施;

(二)听取、审议上一届学生代表大会常设机构、学生会组织执行机构的工作报告;

(三)选举产生新一届学生会组织主席团成员;

(四)选举产生新一届学生代表大会常设机构;

(五)选举产生出席上级学联代表大会的代表;

(六)征求广大同学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合理有序表达和维护同学正当权益;

(七)讨论和决定应由学生代表大会决定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四十一条 学校设学部、学院、研究院(所、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负责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和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

以学科门类或主干学科为基础,适时调整学部、学院设置。

第四十二条 突出政治强、业务好、品行优、在师生中有威望的要求,选优配强院(部)领导班子,特别是班子正职,增强班子集体功能。院(部)党政正职一肩挑的,应配备专职常务副书记。

学部、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在学校授权范围内实行自主管理。

学部、学院的职权是:

(一)制定本单位发展规划。

(二)组织实施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三)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及其他学术活动。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和社会服务工作。

(四)制定和执行内部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实行部、院务公开。

(五)对教职工进行教育考核管理。

(六)组织实施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本单位年度招生计划,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

(七)管理和使用学校核拨的办学经费、设备和其他资产。

(八)行使学校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四十三条 学部、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全面主持本单位党务工作,副书记协助书记开展工作。部主任、院长全面主持本单位行政工作,副部主任、副院长协助部主任、院长开展工作。

学部、学院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政联席会议为本单位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党委、行政的指示、决定、会议精神,研究具体落实措施。

(二)讨论决定本单位的中长期建设、发展规模与定位,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改革方案与措施。

(三)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资产配置、社会服务、联合办学等。

(四)讨论决定本单位年度经费预算的使用、薪酬分配等方案。

(五)讨论决定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事项。

(六)审定本单位招生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讨论和决定学生评先评优、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的发放、学生处分意见,决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七)审定本单位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废止意见。

(八)本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确认必须提交会议讨论和决定的其他议题。

党政联席会议根据议题由党委(党总支)书记或部主任、院长主持召开。

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事项的,应由学院(部)党委会会议(党总支委员会)对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先行把关,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决定。

第四章 学生和教职工

第四十四条 学生是指被学校依法依规录取、取得入学资格,具有学校学籍的受教育者。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以下权利:

(一)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文娱体育、科技文化创新等活动,获得相应表彰奖励和荣誉称号,获得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体质健康等方面获得科学、公正评价,达到学校规定学业标准和学位授予条件后可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

(五)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与学生权益相关事务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六)对学校给予的处理或者处分有异议,向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七)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十五条 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三)恪守学术道德,完成规定学业。

(四)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法律、法规及学校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四十六条 学校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负责受理学生对学校的处理或处分决定不服提起的申诉。

第四十七条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建立健全学生服务体系,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必需的条件保障,并根据办学能力不断改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支持学生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学术、科技、体育、文艺、劳动等活动,并提供相关条件。

对于在本校接受培训、在职学习、成人教育等其他类型的受教育者,依据法律法规、学校规定和合同约定,享有相应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四十八条 学校教职工由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等组成。

第四十九条 教职工享有下列权利:

(一)按规定使用学校的公共资源。

(二)公平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机会和条件。

(三)在品德、能力和业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

(四)公平获得各种奖励及荣誉称号。

(五)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六)对职务聘用、福利待遇、评优评奖、纪律处分等事项表达异议和提出申诉。

(七)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学校规定和合同约定,获得薪酬及其他福利待遇。

第五十条 学校教职工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忠诚教育事业,恪守职业道德,维护学校声誉和利益。

(二)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三)关心和爱护学生,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四)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

第五十一条 学校实行教职工聘任制度。根据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对教职工实行相应的聘任管理,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聘任、晋升和奖惩的依据。对违反学校规章制度,不履行义务的教职工,依照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第五十二条 学校实行教师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健全分级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第五十三条 学校建立教职工权利保护机制,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学校尊重和爱护人才,维护学术民主与学术自由,为教师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扩大和保障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享有相应的科研自主权,增强创新活力。学校规范教师的学术行为,引领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第五章 资产、经费和后勤

第五十四条 学校国有资产包括使用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接受调拨或者划转、置换形成的资产,接受捐赠并确认为国有的资产,以及其他国有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五十五条 学校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实行分级分类归口管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五十六条 学校依法保护和利用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校誉等无形资产。保护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建筑、文物和古树名木。

第五十七条 学校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学校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吸引社会资金,依法筹措事业发展资金,不断提高办学实力。

第五十八条 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和实施全面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和事业发展,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保证学校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绩效。

第五十九条 学校不断完善后勤管理和服务体系,为学生和教职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保障。

第六章 学校与社会

第六十条 学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依法实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十一条 学校加强与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协同创新。

第六十二条 学校依法设置校友会,凝聚校友力量,拓展办学资源。

校友是指在湖北民族大学及其前身学习或工作过的学生、学员和教职员工、被学校授予各种荣誉证书或荣誉称号以及热忱关心学校发展并自愿履行义务的各界人士。

湖北民族大学校友会是由校友依法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其宗旨是继承和发扬湖北民族大学的优良传统,联络校友,服务校友,为学校的繁荣与发展,为祖国的富强与进步贡献力量。

第六十三条 学校设立负责校友工作的专门机构,联系和服务校友,支持校友事业发展。学校积极鼓励校友参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对为社会发展、民族进步和学校建设作出特别贡献的校友予以表彰。学校支持校友会工作,为校友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鼓励和支持校友成立具有届别、行业、地域特点的校友会或校友分会。

为了加强校友之间、母校与校友之间、各校友会之间的联络互动,将每年10月定为“校友活动月”,每年105日定为“校友返校日”。

第六十四条 学校设立湖北民族大学理事会,其职责是加强社会合作,筹措办学资金,争取办学资源,参与民主决策,健全监督机制。理事会由学校举办者和共建单位代表,学校相关负责人,教师、学生代表,相关企事业单位代表,校友、社会知名人士等热心教育事业并且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方面人士组成。

第六十五条 学校成立湖北民族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接受面向学校的所有捐赠,管理捐赠项目和基金,支持学校发展。基金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其章程开展活动。

第七章 学校标识

第六十六条 校徽、校牌是学校的象征。

学校校徽以字母H”和“M”为主要设计切入点,由代表民族性的西兰卡普单八勾、代表地域性的火凤凰形象与代表行业性的书的形象组成。图形间标有学校建校年份“1938”。标志以圆形为外部构型,颜色为蓝色。

学校校牌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校牌为红底白字,学生校牌为白底红字。

第六十七条 学校校旗为大红色长方形旗帜,长宽比为3:2,居中自左而右分别为校徽、校名、英文校名(其中校名、英文校名上下排列)。校旗上的校徽和校名均为标准白色。

第六十八条 学校的校歌是《湖北民族大学校歌》。

第六十九条 学校校庆纪念日定为929日。

第八章

第七十条 本章程的制定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校长办公会议审议、党委常委会议审定后,《章程》由校长签发,报湖北省教育厅核准。

第七十一条 章程修订由校长提议,或学校党委三分之一以上委员提议,或教职工代表大会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合提议,经学校党委决定后,启动修订程序,并按本章程第七十条的规定执行。

第七十二条 本章程由学校党委常委会负责解释。

第七十三条 本章程自湖北省教育厅核准发布之日起生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