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特色资源> 正文>

中药专家漫谈(二)

颜益志 2020-06-03 11:12:21 来源: 点击量:
【字体:
打印

恩施州部分种植中药材质量堪忧

湖北民族大学 颜益志

 

恩施州素有“华中药库”之美誉,在一个时期曾经是国内排名靠前的主要中药材产区。但深入研究会发现,这主要因为是上世纪恩施州域内中药材种植较少,主要以采集野生药材上市,恩施州当时野生中药材品种多、质量好、产量达,从而为恩施州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获得了美誉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

上世纪九十年代,恩施州域内开始有中药材大面积种植,药农也从中药材种植中获得了较好的收益。恩施州一大批药材种植场应运而生。但研究这个时期的中药材种植特征,耕作粗放,主要选择高山(高山地区水田较少,中药材收益换取大米)、林地,主要用肥料为农家肥、草木灰等(化肥当时是紧俏物资),没有农药的施用,种植模式近同于野生。当时的恩施州种出了一大批质量好、产量大的好药材。在全国市场有影响的品种有黄连、党参、当归、杜仲、厚朴、黄柏、木瓜、云木香、木瓜、天麻、白术、独活、吴茱萸、芍药、乌头等。直到今天,很多国内大型药材市场还很欢迎恩施州产的这些药材品种。

可近几年来,由于国内药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部分药材价格不断攀升,一些企业、大户、个体种植户开始急功近利,不再注重地域品牌的树立,试探用现代农业技术追求高产、低劳耗。高产就采取杂交技术、高剂量施肥、施用特殊化学药品等;低劳耗就选择施用杀虫剂、除草剂等等。在市场还没反应过来,惯性认可恩施中药材品牌的短期内,一些企业、种植户确实获得了好的经济收益,但随着市场和监管部门的深入了解,国家对中药材质量监管的加强,恩施的好品牌、好声誉在国内市场被逐渐侵蚀,一些原有好品牌甚至被市场排挤出来,让业内人士忧虑,更让恩施药材种植业蒙受打击。笔者经过多方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过度施肥导致中药材外观好,内在质量下降,甚至不合格,检查指标主要是溶出物(有效成分)不达标。重点是根和根茎类中药材。比如重楼、大黄、党参、白术等。据检测,不达标率超10%,部分品种甚至超过20%

2.生长年限不够,提前采挖上市。部分中药材由于近年价格不断攀升,药农种植后急于受益,提前采收。检测时出现有效成分含量不够。重点品种有大黄、黄连、重楼等。

3.种苗品种不纯,或者培植种苗的企业培植材料的问题和技术不够导致培育出来的种苗携菌带病,流出后大面积种植,严重影响药材质量或种植时病虫害(特别是病害)严重。重点品种如白术、大黄、丹皮等。

4.农药施用严重,导致产出中药材检测时农残超标。这类现象在所有品种中普遍存在。重点出现在散户种植。

5.种植技术不规范。比如有些中药材种植时除留种部分以外,需要短顶、剪花苔,可部分种植户没有规范种植,影响中药材质量,检测时出现木纤维化严重、空心、溶出物不达标等。重点品种如半夏、贝母、大黄、独活等。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6.产区粗加工不规范。中药材粗加工相对固定、传统,部分药材加工有特定的加工过程,比如“发汗”、低温干燥、忌用铁器、防爆晒等等,可种植户不知道或图快捷,不遵守规范,严重影响质量。检测时外观、性状不达标。重点品种有玄参、木瓜、大黄等。

以上问题在我州中药材种植业中比较突出,有的甚至是超大面积种植品种,有的是我州传统在国内市场有影响的品牌品种,对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影响深远,要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引导和监管。

1.系统制定《恩施州主产中药材种植、加工规范》,并加强宣讲,规范实施。

2.强化从源头开始的质量监管体系建设,保重我州中药材质量。州、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让第三方高密度、随机抽样、检测,监控质量,找出问题,不断规范。

3.严控农药和化学试剂施用。规范肥料施用。

4.严格落实种子种苗的检疫。

5.对投放我州的中药材种子种苗进行品种鉴定和监测,设立许可制度。

重塑恩施州中药材品牌,是恩施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药材质量的保证,是重塑恩施品牌的前提和保障,必须从源头开始构建全方位、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这也是一个长期的、必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