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渺无垠的宇宙长河中,时间宛如一条神秘而湍急的河流,裹挟着人类的命运与梦想奔腾向前。刘慈欣的《时间移民》,如同一个深邃的时空漩涡,将我们卷入了一场跨越千百年、乃至万年的奇幻之旅,在这里,时间不再是简单的刻度,而是人类文明兴衰、人性善恶交织的舞台。
作者简介
刘慈欣,1963年6月23日出生于北京,山西阳泉人,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和高级工程师。刘慈欣1985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而后就业于山西娘子关电厂,担任计算机工程师,这一时期的就业环境对其日后更多科幻作品的创作具有重要影响。刘慈欣初露大众视野是在1999年其处女作《鲸歌》的发表,同年陆续发表《微观尽头》《宇宙坍塌》《带上她的眼睛》等短篇作品。其代表作还包括短篇小说集《时间移民》、中篇小说《流浪地球》以及长篇小说《三体》等,其中刘慈欣凭借《三体》成为亚洲首位获得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得主,其部分著作改编的影视作品相继上映,为中国科幻影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刘慈欣因创作情节跌宕起伏,融汇了浓厚的科幻色彩与科学严谨性,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在科幻文学领域独树一帜,因此被誉为“中国科幻第一人”。
内容梗概
背景设定
未来地球因受环境恶化与人口压力问题影响,濒临崩溃,政府决定实施“时间移民”计划,将8000万名25岁以下的青年冰冻后送往未来,寻找适合人类继续生存发展的新环境。移民由“大使”带领,穿越时间,其间进行多次停留,最终锁定于11000年后的未来。
移民历程
第一次移民:120年后的黑色时代
8000万人的第一次冷冻移民至120年后的未来,这个时代的地球到处是黑色的土地、天空、流云和河流,充斥着晦涩压抑的战争硝烟与黑暗艰苦的气息,人类生活条件恶劣,人类社会处于一个既艰难又危险的“黑色时代”。
第二次移民:600年后的大厅时代
第二次的移民来到600年后,此时的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不需要学习,知识便能像往磁盘上拷贝数据一样输入大脑,科技高度发达,无需家庭与生育进行传宗接代,身体器官能够进行更换,摆脱生老病死忧虑的同时,人类也在冥冥之中失去着一切,处于六个太阳如同六盏吊灯般的“大厅”之中,这是一个科技取代生命的“大厅时代”。
第三次移民:1000年后的无形时代
第三次移民发生于1000年后的人类社会,这是一个被分为有形社会与无形社会的过渡阶段世界,人类逐渐舍弃肉体,有形世界的人类拥有着多个身体,而无形世界中的人类已然成为超级电脑内存中的一个软件,无形世界占据人类社会的主导地位,因而成为“无形时代”。
第四次移民:11000年后的“回家”
第三次移民的“无形时代”中人类异变,从而导致第四次移民计划的开启,发生于11000年后的世界,此时的地球完全恢复原始状态,社会群体灭绝,人类文明消失,自然如一切最初般的生机盎然,移民开始在此重建家园,这个新世界的“重生”标志着此次移民计划的圆满结束,人类旧社会的毁灭与新时代秩序的恢复。
好句摘录
1.在对存在思考到终极时,他们认为不存在是最合理的。
2.正因为他们能得到一切,同时也就失去了一切。
3.在一切都结束之后,一切都开始了。
在刘慈欣笔下的《时间移民》中,时间不再是虚无缥缈、不可触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条实际存在的逃亡路径,故事中“大使”带领移民们穿越时间的长河,领略了不同时间段以后人类命运的跌宕起伏,最终在11000年后的世界看到生机,是一切人类文明毁灭后重获的生机,是在一切都结束之后,一切新的开始,这警示我们:真正的文明迁徙,不是逃离,而是带着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去重塑可能。
(编辑:易宇玲;审核:罗洪斌签发:赵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