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工·新动能——我院举办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本网讯(记者 李娇 魏可欣/文 田雨秋/图)3月27日,我院在文传楼附101 教室开展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我院学生科辅导员穆小雪,教师谭博源、王悦受邀出席比赛并担任评委。
本次比赛分为作品展示和答辩两个环节。经过激烈角逐,八号团队和一号团队分别以90分和89.33分摘得桂冠。
比赛现场
一号团队带来作品《竹草编织非遗产业振兴的数字赋能策略研究》,选手从方法创新,实践创新等方面向师生展示推动产业振兴的可行性,力求推动竹草编织技术的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号团队带来作品《“灵枢焕光”——土家灯火疗法智能施疗新装备研发》,选手详细讲述此装置通过智能化的精准控制,能有效规避人工操作时因把控不当所产生的风险,确保施疗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八号团队带来作品《鄂绣云纺——民族文化数字化传承的领航者》,团队立足于“互联网+文化传承”,融合民间工艺技能与数字文化遗产,首创西兰卡普数字化传承项目、西兰卡普AI个性化图案定制平台,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推广土家文化,让更多人感受西兰卡普的魅力。十四号团队带来作品《茶叶从“文化传承”到“Z世代共创”》,团队构建“茶+N+Z”三螺旋模型,将茶与多元领域(N)和Z世代(Z)紧密结合 ,旨在助力Z世代青年在全新体验中感悟茶文化,树立文化新认知与认同感。
穆小雪点评,她首先对各团队的整体表现予以肯定,并指出团队选题亮点突出、丰富多样且紧扣时代脉搏,但作品仍存在不足,部分文本存在空话、套话堆砌的现象,研究方法的选用不够严谨。她建议学生强化理论基础,严格把控实验方法的严谨性 ,以提升项目质量。
据悉,本次竞赛旨在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通过以赛促学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激发学生探索热情,为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服务社会发展提供支撑。(责任编辑 杨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