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启动研究生学术沙龙系列讲座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07 点击量:330 来源: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王鹏飞
2024年11月3日下午,我院研究生学术沙龙系列讲座成功启动。此次系列讲座在智能学院212会议室举行,学院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研究生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讲座。讲座由副院长沈济南教授主持。
首场讲座 探索逻辑漏洞自动化检测
系列讲座的首场报告由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袁斌副教授主讲,其主题为“逻辑漏洞自动化检测”。袁教授指出,逻辑漏洞与常见的内存型漏洞不同,其往往与系统的业务流程、功能逻辑等紧密相关,难以通过常规的漏洞检测方法高效发现。袁教授分享了从手动检测到自动化检测的思路,并探讨了基于形式化安全验证、逻辑状态引导的动态测试等方法在逻辑漏洞检测中的应用。袁教授的精彩报告针对逻辑漏洞检测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考,同学们深受启发。
(袁斌,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挪威斯塔万格大学、挪威Simula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曾到中央网信办挂职。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物联网安全、软件定义网络安全、云安全、安全测试等。在网络空间安全国际顶级会议(Top 4)S&P、USENIX Security、CCS以及其他国内外顶级会议/期刊ICSE、ISSTA、DSN、ACSAC、TDSC、TPDS、TNSM、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软件学报等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70余项CNVD/CVE漏洞号,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在工业界安全顶级会议BlackHat(黑帽大会)上分享,获得国际知名安全媒体Dark Reading的专访报道;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项目等多项重大科技项目,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青年基金等多项项目;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能源研究会技术创新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武汉市黄鹤英才(优秀青年人才)等奖励和称号。)
第二场讲座 揭示大数据多模态预测
紧接着,云南大学软件学院的王普明副教授带来了题为“基于特征张量的大数据多模态预测”的报告。王教授介绍了特征张量在大数据多模态分析中的理论基础,并展示了研究进展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王教授强调了特征张量使得数据特征从单一模态空间泛化到多模态空间,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王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赢得了同学们的认同。
(王普明,博士,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硕士毕业武汉理工大学控制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研究领域: 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图像融合。共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信作者2区以上12篇,主持参与科研教研项目8项,申请专利4项。出版专著三部,获河南省教育厅著作奖励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省级金奖、数学建模省级一等奖等多项。)
第三场讲座 聚焦随机奖励的在线匹配问题
随后,由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研究员张乾坤博士为大家带来了关于“随机奖励的在线匹配问题”的精彩报告。张博士深入剖析了在线匹配问题的关键挑战和随机奖励模型的复杂性,并通过通俗易懂的示例介绍了他在该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和研究进展。张博士的报告呈现了相关领域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拓展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
(张乾坤,博士,现任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博士生导师。2017年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21年于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并荣获香港大学研究生奖学金(UPF)和工学院奖学金。研究领域包括:(1)理论计算机科学,致力于设计具有可证明的性能保证的在线算法或近似算法;(2)可信人工智能,致力于研究主流人工智能模型、技术的可解释性、公平性和安全性等。相关工作发表在国际顶级会议STOC、FOCS、CCS、WINE、ICML、INFOCOM和期刊SICOMP、TNSM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青年项目、网络空间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重点项目、CCF-华为胡杨林理论计算机科学专项等项目,获评CCF-滴滴盖亚学者、武汉英才、东湖青年学者等称号。)
沙龙尾声 学术交流互动,启迪科研新思路
在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借此机会,针对讲座中的疑惑点积极地提出问题。教授们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与同学们展开了轻松且富有意义的交流,活跃了学术氛围。这些交流有效地帮助同学们解决了学习中的困惑,深化了对学术内容的理解,更激发了在科研思路上的创新思维与灵感。
系列讲座拉开帷幕,期待更多精彩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隆重启动研究生学术沙龙系列讲座,旨在为师生提供一个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和学术进步,进一步增强学院的学术研究和创新氛围,激发了同学们的学术研究热情与兴趣。智能学院将继续秉承着“海纳同心 融合创新”的理念,积极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接下来还将有更多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我们期待未来讲座分享更多的前沿观点和成果,共同推进学院繁荣发展。
(通讯员:王鹏飞 编辑:艾青 审核:沈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