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一
2025-11-08 13:02:42
来源:
点击:
本网讯(记者 吴德一/文)2025年11月7日,湖北省重点物流企业与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开展的“企校面对面”交流活动在德智楼远程观摩室举行。多位企业高管应邀出席,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姣蓉、学生科负责人解丽娟,以及学院各专业学生代表参加此次交流会。
会议伊始,张姣蓉介绍了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基本情况,就学院学生就业领域的发展规划与初步成果作简要介绍,并诚挚感谢各位企业高管为学生提供这次交流和学习机会,相信在今后的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等方面,学院会与各企业搭建更多的合作平台。随后,襄阳华中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俊、襄阳市好邻居连锁超市有限公司梁铁军、东风物流(十堰)有限公司高正军、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副院长郭一帆、湖北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齐兴敏等五位嘉宾,均围绕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方面内容作经验分享与现场交流。

张姣蓉作分享
襄阳华中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俊作分享。他围绕核心素养、职业技能与就业选择三大维度阐述学生把握机会、筑牢就业根基的提升路径。在核心素养方面,他强调,学生应提升自身沟通能力,增强内驱力,在持续学习中促进个人成长;在职业技能方面,他建议学生扎实掌握专业基础技能,熟练运用常用工具,重视管理类知识的学习,加强理论修养与表达能力的训练,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与岗位适应能力;在就业选择方面,他指出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拥有旺盛的人才储备需求,并表示民企岗位有助于学生了解企业全流程,积累创业经验,是毕业生择业的重要选择方向。

马俊作分享
襄阳市好邻居连锁超市有限公司梁铁军作分享。他系统阐述企业的发展蓝图与人才战略,介绍公司以湖北区域为发展根基,依托在生鲜与现场加工领域的核心优势,正稳步推进沿长江流域发展的战略布局。他特别介绍,公司已启动“南京经营精英”等专项招聘计划,该计划聚焦本科毕业生群体,为公司在新市场的拓展系统化培养人才。在招聘理念上,他提出相较于工作能力,员工的坚韧品格才是公司选人用人的核心标准,表示公司将以广阔的发展平台支持有志青年与企业共同成长,实现人才和企业的共同成长与双向成就。

梁铁军作分享
东风物流(十堰)有限公司高正军作分享。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与个人经验进行解答与分享。关于企业方向选择与“35岁裁员”现象,他表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本身并无绝对优劣之分,关键在于自身职业规划的匹配,而35岁裁员这一情况,实际上反映的是个人能力与企业需求的匹配问题。针对“企业准入门槛”这一问题,他表示国企与央企准入门槛因行业而异,院校背景并非决定性因素,实际能力与岗位适配度更为关键。最后,在个人择业方向方面,他建议学生不必过分强调专业对口,而应综合兴趣、人脉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积极试错与调整,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路径。

高正军作分享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副院长郭一帆作分享。他首先介绍学校的办学背景与部分知名校友,并重点阐述学校在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他表示,学校以成飞集团等龙头企业为核心,通过开设订单班、现场工程师培养等模式,有效衔接学生实习与就业环节,并依托常态化的校企沟通机制,切实保障合作成效,推动学生就业工作的稳步开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推动课程体系的动态更新,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岗位适应性,并积极布局学历提升通道,鼓励学生继续深造,为自身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拓展空间。

郭一帆作分享
湖北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齐兴敏作分享。她结合自身与身边实例,为学生总结以下四点核心建议:一是明确目标,持续深耕。学生应尽早确立发展方向,合理规划语言考试与考研路径,并做好清晰自身规划,在所处领域继续钻研、持久深耕;二是稳扎稳打,积累沉淀。她表示学生应注重在工作里沉淀经验、锻炼能力,以高标准要求自身,夯实职业发展根基;三是锤炼关键能力,突破局限。学生应主动打破专业限制,培养自身执行力与复合型能力,提升综合岗位适应能力;四是告别迷茫,果断抉择。学生应结合自身情况,在升学与就业间做出精准选择,以坚定行动力打破迷茫困境,把握机会。最后,她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珍惜在校时光,主动争取交流与成长的机会,积极拓展能力边界,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齐兴敏作分享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系列讲座汇聚多位行业专家的实际经验与职业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行业认知、拓宽职业视野、明晰发展规划,为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责任编辑 吴德一 审核 解丽娟/张姣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