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菜单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资讯 党群工作 师资队伍 学科建设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生工作 校友工作 MPAcc中心 ACCA项目
  • 教授

    张新平

    2021-03-09 15:55:10阅读


    姓名:张新平

    出生年月:1968.04.22

    籍贯:湖北鹤峰

    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最高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职称、职务:教授/院长  

    主讲课程: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少数民族经济学

    个人简介:

    (一)研究方向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二)基本奖项

    1、《循环经济理论专题研究》2011年获国家民委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独立完成;

    2、《湖北武陵山试验区启动以来的成效、问题及建议》,2012年获得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

    3、《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绩效评估调研报告》,2012年获得国家民委调研成果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三;

    4、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报告,2013年获国家民委调研成果三等奖,独立完成;

    5、恩施州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08年8月,2008年荣获恩施州“产业兴州”调研报告一等奖;

    6、论清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开发战略,2009年获恩施州社科成果二等奖;

    7、《民族自治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绿色转型模型研究》,2020年获恩施州社科成果一等奖,个人排名第一。

    (三)承担的主要课题

    1、《民族自治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绿色转型实证研究——基于恩施州产业结构现状调查》,2010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本人主持,如期结题;

    2、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2012年获国家民委委托项目,本人主持,如期完成;

    3、循环经济视野下湖北民族地区经济问题研究,2008年获湖北省民宗委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本人主持,如期完成;

    4、政治经济学若干问题研究,2008年获湖北民族学院教研课题项目资助,本人主持,并按期结题;

    5、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的民族地区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2008年获国家民委专项基金资助,本人主持,并按期结题;

    6、恩施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国家民委2018年下达湖北民族大学重点调研课题,本人主持并于2018年10月按期完成并以调研报告形式顺利结题。

    7、恩施州“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恩施州政府委托,本人主持,2009年11月完成;

    8、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恩施实施规划,恩施州政府委托,本人主持,2009年11月完成,被恩施州政府纳入正式规划;

    9、鹤峰县乡镇规划编制,2010年主持编制,鹤峰县委托,本人主持,并如期结题;

    10、宣恩椒园镇新农村建设规划,2010年主持编制,并如期结题;

    11、宣恩县扶贫规划编制,2011年主持编制,并如期结题;

    12、恩施州十二五服务业规划编制,2011年主持编制,并如期结题;

    13、组织编写“学习产业链知识,建设恩施特色产业链”读本,恩施州委委托,本人主持,2014年7月完成;

    14、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才培养为目标,湖北省教研课题结题,2014年结题;

    15、利川市毛坝镇旅游规划,由利川市委托,本人主持,2014 年7月——2015年5月完成;

    16、恩施市“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由恩施市委托,本人主持,2015年10月完成;

    17、湘鄂渝黔苏区振兴战略规划(湖北苏区2021-2030年),湖北省下达恩施州,由恩施州委托湖北民族大学项目,本人主持,2020年5月— 2020年10月如期完成;

    18、恩施州国资国企“十四五”战略规划,由恩施州国资为委托,本人主持,2020年12月中旬如期完成。

    19、恩施州粮油储备有限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由恩施州粮油储备有限公司委托,本人主持,2020年11月底如期完成。

    (四)代表性科研论文

    1、恩施州财政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

    2、我国财政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生态经济,2007年第11期。

    3、从生态伦理的视角论循环经济,《社会经济体制比较》  2007年第1期。

    4、生态伦理视角下循环经济系统论,《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

    5、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和完善,《北方经济》,2007年第4期。

    6、论清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开发战略,《中南民族大学》(哲社版),2007年第1期。

    7、循环经济视野下恩施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8、学科视角下循环经济本质论,《资源与环境前沿问题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9、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钥匙——关于马克思 “异化劳动”概念的认识,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二论坛交流文章,2007年日本国岛根县立大学国际学术交流。

    10、关于剩余价值再认识,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二论坛交流文章,2007年日本国岛根县立大学国际学术交流。

    11、循环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理性认识,宏观经济研究,2008(1),独撰。

    12、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实证分析,《民族论坛》,2009年第4期。

    13、恩施州建立生态文明特区的可行性分析,《湖北民院学报(哲社)》,2009年第3期。

    14、恩施州生态文化旅游圈功能区划构想,《宏观经济研究》,2009第10期。

    15、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J),社科纵横,2009(10),第一。

    16、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J)经济问题2,2009(10),独撰。

    17、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MarxistEconomic Doctrine-On understanding of Marx’s Concept of “Estranged Labor”,2012年ISTP全文收录。

    18、The Initial Study about the Value Theory of Circular Economy,2013年EI全文收录。

    19、转型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情况新问题探析---以恩施州为例,财经界,2014年第4期。

    20、恩施州三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中国外资,2014年第4期。

    21、武陵山民族地区农业环境分析与生态农业发展研究,现代商业,2014年第7期。22、恩施州产业结构的演变与生态,管理观察,2013年第12期。

    23、扩大内陆开放形势下民族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路径选择——一湖北省恩施州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12期。

    24、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管理学刊,2015年第7期,独撰。

    25、新时代习近平生态经济思想理论品质探析,社会科学前沿,2018年第1期,独撰。

    26、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理论的思想源泉与构建探究,创新,2019年第5期,独撰。

    27、鄂西生态旅游圈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0年第10期。

    (五)学术专著

    1、参与国家民委十五重点研究课题“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并形成最终成果《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专著。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

    2、《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

    3、专著:《文明的转型——从循环经济到生态文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

    4.专著:《世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思想论集》,201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5.专著:《循环经济价值理论探究》,2011年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

    6、专著:《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7、专著:《民族自治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绿色转型模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六)主要学术兼职

    1、国家社科成果评审专家;

    2、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教育委员会副会长;

    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会理事;

    4、恩施州武陵山区经济学会副会长;

    5、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