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2
             点击量:次
            信息来源: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作者:王庆贺编辑:刘旨奕审核:廖希为
                签发:罗翔宇
        
10月31日至11月2日,“迈向未来的生态人类学学术会议”在湖北民族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生态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等18所院校和单位的40余名学者参会。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总支书记曹召胜致欢迎辞。他表示,此次盛会在恩施召开意义重大,有助于恩施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擦亮生态底牌、扎牢“两山实践”示范区底盘。
本次会议共设置7场主旨报告,西南林业大学尹仑教授探讨了气候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内蒙古大学孟和乌力吉教授从黄河十大孔兑综合治理实践解读生活者的主体参与及其对本土知识的应用;怀化学院罗康智教授围绕生态安全与实践生态展开演讲;怀化学院成雪敏教授阐释了湘西苗族巴代服饰的象征意义,分析了巴代的社会角色与地方秩序的互构;重庆师范大学罗明金教授通过武陵山片区乡土民居建造仪式窥探当地的生态智慧;贵州民族大学杨成教授通过贵州水稻次生起源佐证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湖南信息学院蒋卫平教授解读了洪江古商城太平缸雕饰艺术的文化隐喻。

会议现场
在分论坛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生计生命协同演化、生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生态知识与新质生产力、地方性生态知识等话题展开研讨,系统阐释了生态人类学研究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大会还举行了生态人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了新一届生态人类学专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副秘书长和秘书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