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

社会实践进行时 ▏大学生心连心互助社赴利川开展支教活动

6月26日,大学生心连心互助社“忠路非遗星光社”团队和“知行合益”团队前往利川市忠路镇民族小学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教育与文化传承。

趣味课堂现场

学生创意成果展示

实践活动中,团队突破常规教学时段限制,将特色课程巧妙融入周三至周五的音乐课、晚自习。课程围绕“非遗传承+素质拓展”双主线设计,既引入土家族摆手舞、利川民歌等本土非遗项目,让学生在律动中触摸家乡文化根脉,又开设维生素B2发光实验、创意手工等课程,用维生素B2实验制造“云雾仙境”,以废旧材料变身艺术作品,激发学生探索热情。情绪调节课上,团队创新采用趣味游戏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参与游戏和模拟不同场景,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并掌握管理情绪的有效方法,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团队成员还走访了忠路镇周边30余户学生家庭,细致了解孩子成长环境、兴趣爱好。

互动游戏现场

6月30日,团队开展以“关爱留守住校生”为主题的趣味活动,通过互动游戏为孩子送去陪伴与温暖。志愿者结合留守住校生的成长需求,精心设计“数字抱团”“词语接龙”等互动游戏。“数字抱团”环节中,孩子随着指令快速寻找伙伴组队,反应敏捷的身影、互相拉手的笑脸,让课堂瞬间充满活力。“词语接龙”时,孩子争相举手,从简单词汇到成语,既比拼知识储备,又在欢笑中加深了彼此的熟悉度。游戏结束后,志愿者还为参与的孩子赠送文具。

“大哥哥大姐姐带我们玩的游戏特别有意思!”学生小吴脸上带着汗水,却难掩兴奋。该校王老师表示:“留守儿童更需要情感上的联结,这样的活动不仅让晚自习变得生动,更给了孩子们释放情绪、感受温暖的机会,很有意义。”

7月2日,团队面向3至6年级学生开展“树立梦想与目标”主题特色课程。针对乡村儿童普遍存在的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团队以“梦想阶梯”为核心工具,设计“概念解析—方法传授—实践训练”全链条课程。志愿者通过“爬楼梯”互动问答,引导学生理解目标分解的意义,并结合“太阳与台阶”的比喻,用板书口诀强化记忆。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在小组互助中互评目标可行性,提出“设闹钟+贴便利贴”等具体解决方案,展现出从“知”到“行”的转变。团队还注重课程实效性,课程尾声,志愿者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宣誓:“小目标,大梦想!本周我一定能行!”通过“宣誓承诺+每周涂色打卡”的趣味形式,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宣誓,宣读本周目标,并将阶梯图贴于书桌旁,完成目标后进行涂色。

民大头条

专题热点

  • 学校召开纪检监察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暨业务培训会

  • 学校召开纪检监察干部党纪学习教育推进会

  • 湖北民族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入校评估说明会召开

  • 学校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展集中研学